台海网5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芯雅)为充分展现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和斐然成果,进一步推动厦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昨日,2023年“央媒话厦门”二季度采访团来到远海全自动化码头、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与项目负责人、一线劳动者面对面交流,感受新产业为厦门发展注入的强劲动力。
作为中国首个、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中国首个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自2013年建设以来,便在业内具有“魔鬼码头”的称呼,其箱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速十分亮眼,不断解锁业内“新成就”。目前,码头与南昌局集团合作共建的海铁联运项目也传来了最新的好消息,预计在三季度实现整个项目的通车与投产,真正做到打通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 山西新闻网
在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记者们了解到,八年来,厦门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出了规模和特色,实现了“海丝”“陆丝”的无缝连接,发挥延伸服务台湾、东南亚市场的主要特色,积极实践打造“国家物流新通道”,为改善厦门营商环境、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疫情发生后,班列运营逆势增长,为厦门保产保供稳外贸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23年3月26日,厦门中欧班列自疫情后重启国际海铁联运模式,由厦门发出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班列搭载国际过境海铁联运模式集装箱。截至今年4月20日,班列累计发运852列,共35566个40尺大柜,进出口货值累计230.66亿元人民币,成绩斐然。